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活动图片 > 正文
    购物车
    0

    砥砺奋进的5年|威信县产业扶贫:以强带弱迈新步

    信息发布者:毕承龙
    2017-10-09 07:49:28   转载


    近年来,威信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村施策,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培育富民产业,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帮助实施一批致富项目,不断提高农户自主发展能力。

                  做大种养产业,培育脱贫之根

    种养业是威信县广大山区群众的传统产业。威信县结合现有以山萮菜、油菜、天麻等种植业和养乌金猪、养牛、养鸡等养殖业为主的产业,加快农村撂荒土地流转,按照种养结合的方式,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发展绿化苗木、竹子、猕猴桃种植和肉牛、乌骨鸡等特色种养业,让贫困群众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中实现增收。

    扎西镇干河村引进昭通绿浪公司在黄池村民小组种植韩国辣椒,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吸纳有种植意愿但无经验、无资金的贫困户加入,提供技术服务和包销售服务。2015年,共动员群众种植韩国辣椒500亩,亩产值达5000元,实现了19户贫困户脱贫;麟凤镇金凤村创立的“威信县凤来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里致富能人共同出资组建,从事蛋鸡养殖与销售。现有社员53人,其中贫困户19户。基地现存笼蛋鸡5万只,年产鲜蛋108.5万公斤。“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为贫困户打开了走出脱贫的另一扇门。江山等19名贫困户将土地、小额贴息贷款投入到合作社,合作社盈利后,贫困户按照入股金额比例享受利润分红。合作社实行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鸡苗供应、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发展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中对技术、管理、销售等问题的担忧。

    2013年以来,威信县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近2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4个,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44个。种植核桃16000亩、李子8000亩、柿子3000亩、天麻等中药材3100亩、发展园林苗圃6100亩,建成山嵛菜、猕猴桃、绿化苗木等示范基地,启动三桃渔洞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能繁母牛基地完成投资5507万元,百万羽土鸡苗孵化基地投入使用。通过劳动就业、土地流转建基地,一批种、养等产业有效供给到贫困户,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支部+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户”等多种经营形式,积极鼓励和吸收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逐步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培育成了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做强劳务产业,浇灌脱贫之树

    发展劳务产业,浇灌脱贫之树。威信县以农民工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雨露计划、新型农民工科技培训等工程项目为载体,对无技能技术的贫困户重点青壮年劳动力,分类实施劳务技能技术培训,实现“成功培训一人、精准输出一人、稳定脱贫一户”的脱贫目标。结合县城和集镇近郊的区位优势,引导临近麟凤煤电工业园和双河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的农户进厂做工,增加务工收入。

    开拓就近务工路,稳固脱贫之土。威信县罗布村引进重庆诚远食品有限公司发展花椒套种辣椒产业1000余亩,部分贫困户出让土地参股并实现家门口打工就业增收。鼓励旅游景区景点附近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和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营销,仅苗族蜡染、服装和芦笙等民间民族特色工艺品厂(公司)吸收了近千人就近打工。被吸纳进厂务工的贫困群众在发展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加经营性收入,经营户户均年纯收益1万元以上,做到粮食种植和增加收入两不误。目前,水田、扎西、麟凤、旧城等集镇郊区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渠道。

    围绕“贫困户户户有产业,兴产业促脱贫”的目标,仅2016年,威信县就发放产业扶持无偿资金和贷款7382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347人,转移就业700余人,有力保障贫困户“后续发展”,为贫困户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技能技术支撑。

                   立足精准帮带,繁育脱贫之果

    脱贫攻坚的难点是增加深度贫困群众的收入,深度贫困群众的增收该从哪里来?今年以来,威信县遵循“统筹城乡、关键在人”的理念,县委县政府提出把“新劳务”与“育新人”紧密结合,把自力更生与“传帮带托”结合起来,实现做精扶贫产业与精准脱贫的良性互动,主攻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就业增收,夯实“三条路”,促进深度贫困群众增收。

    技小不言弃。在继续举办农民工培训,学习汽修、家政、人工种草技术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等知识外,威信县依托村级培训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把培训网点建设延伸到村组,将技术培训、创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服务覆盖全县在家剩余劳力。

    走出家门打稳工。为避免务工人员外出找工的盲目性,减少成本,今年初,威信县和市人社局联合举办了“威信县2017年脱贫攻坚农村劳动力转移暨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招聘会”,来自广东、上海、浙江、重庆等发达地区的45家省内外企业,向威信的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伸出了“橄榄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富余劳动力踊跃报名,到发达地区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人力资源服务、机械制造等行业务工,搭上了稳定务工促脱贫的阳光动车。

    就近帮带,亦工亦农双得益。全县包扶干部以铁的信念和铁的作风,进村驻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做好帮扶工作。深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帮助他们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激发“亲家”自力更生、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在督促建档立卡户抓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各乡镇不断探索深度贫困群众增收的路径,结合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探索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乡村公路养护、天保林防护等公益事业建设的机制和方法;发动社会组织,吸收贫困群众进入基地和企业就近就业,减少外出务工成本,稳定实现增收,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